2005-11-16

哈姆太郎的歌詞?可愛呦

主旨 1

主題曲:TOTTOKO之歌
TOTTOKO 快快跑啊哈姆太郎
在角落 愛亂跑的哈姆太郎
最喜歡的東西 是向日葵的種子
還是快跑 快快跑啊哈姆太郎
TOTTOKO 轉圈圈吧哈姆太郎
在滑車上 轉圈圈的哈姆太郎
最喜歡的東西 是向日葵的種子
只要轉圈 就高興的哈姆太郎
TOTTOKO 該睡覺了哈姆太郎
不管在哪 都能睡的哈姆太郎
最喜歡的東西 是向日葵的種子
快睡覺吧 該睡覺了哈姆太郎

2005-11-12

18%爭議--「仇富」心態會讓大家沒錢賺 - Yahoo!奇摩新聞

【東森新聞報 司馬特】

最近幾年台灣有個現象,就是「仇富」。

因為自己賺不到錢,所以看不得別人有錢,也不許別人花錢。

如果這種心態不改,內需鐵定不振,經濟遲早會垮掉。

10多年前,股市聞人黃任中醇酒美人,社會風評雖不好,可是也沒把他罵到臭頭,他錢多,要怎麼花是他家的事;而且,有錢人會花敢花,錢才有可能流入我們口袋。

可 是曾幾何時,有錢是罪惡,花錢是罪人,像是第一公子陳致中(新聞)結婚用3千朵玫瑰花,就被罵很難聽--3千朵來自災區的玫瑰花,有何不好?我還嫌太少 呢!在這種心態的推波助瀾之下,某人一被點名說如何如何,最常用的說法就是他「住千萬豪宅」(好廉價的罪名喔!),也不管是新屋還是舊屋。

拜託,你去台北市問問看,隨便一間中古屋開價都要千萬,不信你上網查一下。

大家都住「千萬中古屋」,卻不許別人住「千萬豪宅」,不是心態可議嗎?這是對自己沒有信心的結果,是不健康心態的反射。

攸關全國軍公教人員重大權益的18%優惠存款利息改革方案,終於通過甲案。

想當然爾,很多公教人員一定會反對,同時也醞釀上街抗議。

當然,政府也振振有詞說,社會大眾普遍支持,以此當擋箭牌。

儘管我捫心自問,的確也忌妒軍公教人員有優渥的退休金,也後悔當年沒去考個什麼高考普考什麼的,退休有保障,不用搞得現在正規劃是否要犧牲生活品質去買年金險。

所以,軍公教的退休金動輒可領到5、6萬,不令人眼紅嗎?我是眼紅,也贊成適度刪減,可是我更希望政府應該避免用粗暴的手段進行財富重分配,因為怎麼分配,省下來的錢也分不到我們這種上班族。

政府的責任應該是想辦法讓經濟起來,人人有錢賺,像10多前工作機會很多,每個人都不怕失業--大家覺得明天有希望,後天可能會成為有錢人,哪會有仇富心態。

政府這次以製造階級矛盾方式砍了軍公教的退職金,如果拉不起選情,下次總統大選,可能就得自宮,將正副總統和所有大官的退職金全砍了才有效,你想他們會跟自己過不去嗎?就算他們肯自我犧牲,我也不希望真的搞到這種地步。

我,誠心誠意希望財富重分配,這樣我才有機會富起來,才有可能不住「千萬中古屋」,改住真正的「千萬豪宅」;可是分配的過程不是透過政治手段,而是藉助經濟活絡,消費旺盛的方式重分配!
(●作者司馬特,北市人,碩畢,自由業。)

本文為ETtoday.com網友投稿,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。

2005-11-11

Mozilla自己人看Linux桌面可行性

講的真好!!!


Asa Dotzler?陳智文譯  2005/09/15

或許我該先聲明我不算是個「Linux人」,我用Linux的時間僅約6年,我用Windows的時間是這個的兩倍,Macintosh更用了20年。我不是那種對任何作業系統從一而終的人;我用過老闆或學校提供或指定的系統,若沒有這層顧慮,我就用自認最方便的東西。

OK,那麼Linux還不適合成為桌面系統的原因究竟何在?

我試過KDE和Gnome桌面系統,但最近用的是FC4,因此我的批評主要對此(和Gnome),但我認為KDE只會更糟。問題可分為四大基本類別:系統轉移(migration)、穩定性(stability)、簡易性(simplicity)和方便性(comfort)。這些問題都涵蓋技術性能的缺失和可用性的不足。

第一個問題「系統轉移」,非常嚴重

對「一般人」而言,使用Linux(通常代表拋棄Windows),需要有嚴謹的轉移計畫。Linux必須先安裝在Windows旁邊的另一台電腦中,保持Windows系統完全無損,以便隨時回去取用使用者的所有資料和設定。

這些使用者或許願意用用看Linux,但只要他們的所有資料與設定依然「存活」在Windows,不論前者多有魅力,都無法長久留住他們。我們在 Mozilla的經驗學到這個教訓,一直到我們在Firefox加入非常好用的轉移系統,保留使用者在IE的我的最愛、cookies、瀏覽記錄、密碼等等,才有大量的一般使用者開始轉移 – 並持續使用(而且帶進更多使用者)。Linux必須依法炮製。

轉移整個作業系統和其中所有主要應用軟體,顯然是更巨大的任務,但這就是必要的工作。當一般使用者初次打開Linux桌面系統,瀏覽器、辦公文書軟體、電郵介面、即時訊息介面、檔案管理……每一項都要盡可能地過渡 – 從Windows應用設定,到所有、或幾乎所有的使用者資料。作不到這一點,轉換的斜坡將高不可攀,這些使用者會就此放棄。

Linux桌面系統普及的第二大障礙是穩定性

我所指的並非「不當機」的穩定性,而是一個穩定的API,讓使用者從網站上下載新的應用程式時,不需大費周章。使用者應該能從Download.com下載Fedora Core 4和抓取最新版的Firefox,然後立即使用,不必再尋找並安裝compat-libstdc++,或其他有的沒的。

開發員或許認為盡可能地重複利用程式碼很酷,但使用者才不關心究竟是Linux沒有包含必要的相容元件,還是Mozilla沒有在某一小版的 libstdc++作好相容的工作。一般使用者期望能夠下載軟體、安裝,然後立刻使用。要求他們瞭解複雜的系統庫和核心相容性問題,是送他們離開的最快途徑。

第三個問題是簡易性不足

不要為了加入新功能而加入新功能,也不要為了證明自己可以,而提供使用者偏好設定。

我並不想挑起一場桌面系統戰爭,但我真的要奉勸各位發行商(不同系統版本的發行商),選定一種桌面系統就好,別再三心二意。一般使用者在安裝你們的產品時,不應被迫(或猜想或有足夠的知識)去選擇Gnome或KDE。他們不需要在應用軟體表單上,再來一張清楚明列15到20個二流遊戲的遊戲選單。

當必須在Helix Player、CD Player和Music Player之中選擇其一,使用者會有什麼感想?Music Player無法讀取CD嗎?什麼是Helix? Gedit的喜好設定視窗的五個大項約有30種使用者偏好項目,NotePad只有3項。

你我都知道「設定」(Setting)與「偏好」(Preferences)的差別,在於前者是針對整個系統,後者是單一使用者。但一般使用者不知道,也不需要知道這些。如果他們無法進入某些攸關整個系統的設定,又何需將整個設定選項擺在他們面前?如果一般使用者對兩者有相同的選擇權限,又為何把它們分開?這簡直是一團亂。

最後一個問題是方便性

Linux必須讓Windows使用者感到方便好用。現在大多數的電腦使用者,都使用Windows一段時間了。別擾亂他們對電腦運作方式的基本瞭解。一般人不知道何謂「mount a drive」,他們也沒必要知道。

他們不要「確定」和「取消」的按鍵對調 – 打亂多年練習而成的肌肉記憶。他們不應被迫學習/home有何意義,或這個符碼與「我的文件」有何差異。他們不需要兩個似乎不斷彼此覆蓋的筆記本。

Linux UI基本法則需要重訂,以配合Windows使用者過去十年來所建立的習慣。先贏得使用者,然後再慢慢教導他們一個更好的方式(如果你有)。為迎接Windows使用者的到來造橋鋪路,將有長遠的利益。任何減輕系統過渡期不便的努力,都是多多益善。

我對Linux目前的看法,正如同幾年前的Mozilla 1.0:一個非常有用但愛好者非常有限的產品。如果Linux在桌面市場有重大進展,也將是基於Firefox吸引數千萬次下載的同樣原因,重點在於系統轉移,穩定性、簡易性和方便性。

(作者簡介:Asa Dotzler是Mozilla基金會員工)

2005-11-09

2036年小行星撞地球? NASA著手因應 - Yahoo!奇摩新聞

2036年小行星撞地球? NASA著手因應 - Yahoo!奇摩新聞: "2036年小行星撞地球? NASA著手因應 寄給朋友   友善列印

【東森新聞報 記者黃慧婷/編譯】

根據幫美國太空總署以及政府機關發布新聞稿的B612基金會的報導指出,一顆名為阿波菲斯(99942 Apophis)的小行星,將在2036年撞上地球,如果科學家沒有做好因應措施,地球將面臨像「世界末日」一樣的好萊塢電影情節。

美國太空總署表示,阿波菲斯小行星的直徑是400公尺,如果真的撞上地球,將有可能毀掉像紐約這樣的一個城市,如果墜入海裡,強大的衝擊力,也有可能會引發致命的海嘯

美國太空總署已經著手擬定計劃,可能會仿照今年7月發射撞擊器撞擊坦帕1號彗星的方式,使阿波菲斯小行星稍微偏向,以避免行星撞地球的意外。

哈利波特劫盜地圖真實版 麻省理工iSpots掌握校園動態 - Yahoo!奇摩新聞

這個系統是利用無線網路的使用來觀察及統計人數的密度。也就是說如果某地點有很多人,但都不用無線網路存取資料,那系統也無法辨認知道所在地的人數密度了。

相關連結:
http://ispots.mit.edu/